我們先來看看具體什么內容,原來是在北京市的東城區,第二十一中學(80人)、北京市第五十中學分校(80人);西城區,第五十六中學(80人)、宣武外國語實驗學校(80人)、西城職業學校附設高中班(100人),共拿出了5所學校進行試點,共提供420個學位,這420個學位不用參加高考,只要登記就能獲得。
當然得登記成功才行,就是申報登記入學的學生需具備所在區、校連續三年學籍,并參加初中學業水平考試;地理、生物兩科卷面成績不得低于42分(卷面成績總分值70分),完全混日子的還是進不去的。
這個消息讓人欣喜的一面是,北京歷來是教育的風向標,北京市開始搞試點,如果效果比較好的話,那未來全國鋪開的話,免中考成為主流,甚至可以帶動經濟發展。
有家長說:如果早有這個政策,我還憂慮什么生二娃啊。這就是最大的好處,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和家長能夠暫時緩解心理壓力,讓孩子在年紀更大一些再進入社會,雖然未來還有高考在等著孩子,但是延遲進入社會也讓家長能夠多放心一些。
同時,全國都這樣的話,農村的初中學校生源有望多一些,不至于過于向城市流動。高中登記入學的話,會有很多家長會選擇劃片上高中,因為能夠節省高昂的學費。
同時總結一下,取消中考的話,讓家長安心,讓學生放心,讓教委省心,不鬧騰。3年之后該去哪里大家心里也都有數。
但是目前來看,值得憂慮的地方也非常明顯。無論是東城區的這兩所學校,還是西城區的三所學校,實際上在這兩個區里都是比較不好的學校(從教學質量上來說),舉個例子,北京市五十中分校每年能夠考上一本的是個位數,這還是在北京地區。
總體來說,這個試點是為了給那些在職高——普高線上掙扎猶豫的同學一個機會,成績好的學生不會選擇這幾所學校,成績特差的也登記不了。
但是不管怎么樣,畢竟北京已經邁出了第一步,盡管在初始的試點中,我們看來還有非常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,但是有起步,起碼全國的家長都會有所希望,有了這個盼頭。
就像雪萊的《西風頌》中的名言:冬天來了,春天還會遠么?只要我們心存希望,這顆種子就會發芽長成參天巨樹的,您說是不是?